‌·

卧听天籁

来源:贵阳日报     2020年06月14日        版次:A04    作者:

  ■贺有德

  春日,清晨,或者夜间,闲卧床头,静听风声、雨声、鸟鸣声,舒适,惬意,亦是人生快事。

  风声雨声,宜在夜间。

  躺在床上,听着风声,心亦随之起落。

  春风料峭,微冷,与春风迎面相遇,纵有春阳,寒意犹在。花草树木,闻风而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夜春风,春草绵绵如画卷,又将铺满山川。春风杨柳万千条,沿河风光带两岸的杨柳,又将裁出细叶,袅袅婷婷舞春风。春色满园关不住,春花又将开满枝头,雪白粉红,且娇且香。春风乍起,一定吹皱了故乡池塘水,涟漪层层,宛如娴静女子,掩嘴轻笑。谁言“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过处,关内关外,山山岭岭,都将重披绿装,“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清晨,启窗而观,或走向原野,天地间,新绿又添几重?

  春雨紧随其后;或者说,春风携带着春雨,春雨拉着春风衣袂,在白天或夜间,悄然如约而至。

  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

  雨亦如风,或疾或徐。风雨同行,雨借风势,风助雨威,宛如急管繁弦交响曲,“叮叮当当”,“噼噼啪啪”,隔着窗户,兀自扣人心弦。风消停,雨仍在,时缓时急,缓时婉约,急时豪放。窗外,天地间,如有行云播雨神兵往来,乒乒乓乓,淅淅沥沥,行踪飘忽。

  春雨贵如油。春风唤醒大地,春雨滋润万物,草趁势绿起来,花趁势开起来,树木、庄稼趁势疯长……雨声跌宕,心也起伏,雨过处,大地上,山山水水,参差错落,五彩缤纷。春风又绿江南岸——其实,春雨方能绿江南。

  夜色如帷,连通天地,风过雨过,不见其形,但闻其声;听着这风声,雨声,设想着风雨过后的人间春色,遍地生机,如品茗,如饮酒,如闻仙乐。

  鸟鸣,宜在清晨。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诚然尘世美事。入住新居,与鸟为邻,常在鸟鸣声里醒来,不起床,听鸟鸣。

  昨夜雨疏风骤,或者风轻雨急,清晨风停雨霁,满天满地清新,为满园鸟鸣铺就深邃辽阔而又清新的背景。

  若无风雨,春光明媚,鸟鸣声起,欢快、嘹亮、清脆,似乎更胜从前。

  鸟鸣声穿窗而入,直送到耳边,“啁啾啁啾”、“嘀哩嘀哩”、“呖呖”、“恰恰”……如潮涨潮落,云起云飞,寂静的寒冬过去,春天的协奏曲,如此美妙动听!

  新居在这座城里的安静去处。楼宇之间,长条形的绿化林里,香樟树,桂花树,玉兰树,姐妹似的;铁树和万年青仰视,顾盼生姿,俯仰有致。还有雪松和果树——桃树梨树枇杷树点缀,还有茸茸绿草铺垫,鸟儿们就乐了,欣然在此安家,与人相安无事。鸟鸣,每天清晨,在这片绿化林里传来。往往,飞鸿掠影,起落无踪,鸟鸣,却是清清楚楚,清亮,悦耳,天籁之音,绵绵不绝。

  若是沿着绿化林散步,或者穿行林间,好似闲庭信步。庄子《齐物论》云:“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天籁胜于地籁,更远胜人籁,皆因“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天然去雕饰,浑然天成……鸟儿们上下翻飞,左右穿梭,鸟鸣随之起伏跌宕,如山涧溪水,如丝竹管弦,恰似刘禹锡游武陵北亭:“林风天籁,与金奏合。”恬静闲适之至。

  鸟鸣声如协奏曲,为春天歌唱,为自己歌唱,为散步者伴奏,乐此不疲。

  卧听鸟鸣,心随鸟舞。

  恍如行走在寂静山林。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红尘远去,俗念俱无,信步而行,青枝绿叶,鸟鸣清脆,声声入耳。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天人合一,不知身在何处。

  又如回归少年乃至童年。乡下老家,山林茂盛,鸟儿群集。呼朋引伴,进山牧羊砍柴扯笋捡蘑菇,四面青山,四面鸟鸣。那时以为,鸟鸣不过寻常事,村里就该有山,山里就该有鸟,有鸟自然就有鸟鸣。后来明白:那时太聪明了!鸟鸣其实早如小溪之入大河、根系之入大地,深植于童年记忆、故乡记忆里了。

  感谢这座闹市里有这样的所在,绿树与鸟鸣不曾远去,长相厮守。

  隐居深山,深山老林,闲听鸟鸣,如闲云野鹤,那是闲适的隐逸情怀。蛰居闹市,闹市小区,能有一方静土如野,绿树葱茏,鸟鸣自在,幸甚至哉!

  春光不可辜负,踏春之青,赏春之花,似乎有些单一。卧听天籁,春风吹绿,春雨润物,鸟鸣唱春,声声入耳,又是一番风味。

  出门踏青赏花,居家卧听天籁,一个有声有色的春天,在我们眼前完美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