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众在体验古琴弹奏。
本报讯 在端午节即将到来之际,6月20日,孔学堂举行端午溪山书会、古琴书会等活动,邀请听众在浓浓的传统文化氛围中品味端午文化。
活动现场,贵阳学院文化传媒学院副教授向有强以“从古诗词看端午习俗与屈原情结的形成”为题,解读了中国传统四大节日之一的端午节丰富多样的生活习俗背后承载的文化记忆和精神内涵以及当今端午节的现实意义。
向有强说,远古端午的重要内容是辟邪除祟和禳灾祈福。例如,端午时节采药制药,以治百病;悬挂艾草、菖蒲来逐疫祈福;佩戴香包,手缠五色线,辟邪消灾。
《流水》《梅花三弄》《渔樵问答》……一曲曲悠扬的古琴声令人梦回远古,当天下午,孔学堂六艺学宫礼教室内,贵州省古琴学会会长吴若杰一边抚琴弹奏,一边赏析琴曲,并和现场听众互动交流。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刘辉 文/图)
(《品味端午文化》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