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截屏时代做一个理性的旁观者

来源:贵阳日报     2021年07月28日        版次:A07    作者:

  韩浩月

  北京警方日前通报了“吴亦凡事件”,详情让人大跌眼镜,原来在都美竹与吴亦凡之间,有人冒充双方进行诈骗,现在涉嫌诈骗者已经被刑拘,吃瓜群众的围观到此也告一段落。

  现在的社交媒体特别流行截屏,此前孙一宁爆料王思聪,也是用截屏的方式,包括郭麒麟,也有聊天截屏内容被广为传播。这些截屏内容,无一例外都引起了网友的围观。

  使用社交软件,进行一对一的聊天,这是隐私行为,是要受到保护的,一般人若要公开聊天内容,往往要争得聊天对象的同意,并抹去聊天对象的名字,而能够以截屏的形式被公开发布的内容,常常都是搞笑、好玩的信息,无伤大雅。

  但对于公众人物来说,聊天内容的泄漏,是娱乐八卦的一大重要来源,公众对于名人明星保护隐私的权利,也并非特别地重视与关心,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公众人物的确是需要让渡一部分隐私权与名誉权,用于供公众监督甚至是消遣的。

  由截屏制造的娱乐狂欢,经常会超越事件本身,成为一种网络娱乐现象,引发诸多关于性别、财富、地位等多方面话题的讨论。截屏之所以总是能带来网络狂欢,是因为在吃瓜群众看来,虽然有时间上的差异,但也约等于现场直播。截屏对话与人物公众形象的反差,造成了强烈的戏剧冲突。

  既然屏是容易被截的,那么想要不被截屏也简单,就是屏里屏外保持一致。镜头前什么样,现实生活里就什么样,如此,就会养成尽量在屏幕上说真话、说实话的习惯,就算被截了屏,也只能让吃瓜群众乘兴而来、鼓掌赞叹而归。

  网友的眼睛是雪亮的,所以,当有些截屏存在一些P图的痕迹时,哪怕再细微,也能被网友发现,但即便知道截屏有伪造的可能,由于具有很强的八卦元素,也并不会很快归于冷寂,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娱乐八卦新闻背后,有写手参与撰稿的原因。

  截屏以及爆料的频出,是“吃瓜至上主义”使然。如何评价“吃瓜至上主义”,要一分为二地看,一方面,吃瓜潮流会让当事人遭到一些伤害,比如对都美竹的一些猜测与批评,另一方面,在一二轮吃瓜之后,正确的声音和正义的力量会慢慢得以凸显,对弱者的保护,也会得以强化。吃瓜也是价值观传达的一种形式,参与吃瓜,考验的是每一个人的智慧与善良最终能不能战胜八卦娱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