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阳市白云兴农中学的成功“秘笈”

来源:贵阳日报     2022年06月23日        版次:A04A05    作者:

  兴农中学第八届体育艺术节上,学生别出心裁的入场“秀”表演。

  教室里,同学们共同攻关难题。

  互助开放的课堂。

  表彰优秀学子。

  学生在文艺汇演上表演节目。

  同学们在操场上进行体育锻炼。

  兴农中学校园风景(航拍)。

  伴随着朗朗的读书声,走进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殊荣的贵州省民办教育首个二类示范性高中——贵阳市白云兴农中学(以下简称“兴农中学”),熟悉的校园风景映入眼帘——

  一栋栋标准化教学楼、宿舍楼,一个个田径场、球场,一处处花圃、树荫、荷池,以及校史馆、荣誉墙、文化书院、孔子塑像,教学设施齐全、校园文化氛围浓厚。下课铃声响后,一群群身穿校服的学子,快步走出教室,洋溢着青春的气息飞奔向宽阔的操场。

  与近年来许多地方新兴民办学校“贵族化”的风格不同,创办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兴农中学,一直保持着传统学校质朴厚重的气质。

  近30年光阴,足以令一座城巨变。对于兴农中学而言,光阴的流逝,只是让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升,影响力不断增强,但办学初心依然。

  2019年3月,兴农中学就已在教育主管部门正式登记为非营利性民办中学,凸显了“真心办教育”的办学特色。

  A  办学初心: 让更多的孩子圆“读书梦”

  1993年8月8日,52岁的蒲邦顺辞去公办学校的职务,从贵阳市白云区的一个农家小院开始起步办学。

  深知农村孩子上学难的农民子弟蒲邦顺,为自己创办的学校取名为“兴农中学”,迈出了“为农村孩子搭建知识阶梯”的第一步。

  创办伊始,兴农中学就明确了精准定位——在优质公办学校覆盖不了的教育领域,办优质的民办教育,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实现上学读书的梦想。而民办教育应当精耕两块领域:一是面向农村的帮扶式教育,一是面向中等生的提升式教育。

  这个定位,一直延续至今。

  为免除农村贫困学子上学的后顾之忧,学校从一开始就实行了灵活的学费缴纳制度——

  农民可以用收获的白菜、玉米、洋芋、辣椒等农作物以及自己养殖的猪、鸡等畜禽,按市场当日最高价格为孩子抵交学费,农产品直接进入学校食堂。

  “你们养好猪,我们教好书,用你们的劳动成果交换教师的劳动成果,我们共同努力改变孩子的命运。”这句话成为蒲邦顺最早的教育格言之一。

  1994年,兴农中学首批毕业的43名初三学生参加全市中考,41人如愿以偿考入中专,其中6人跻身同类考榜前10名。

  1996年,兴农中学贷款申办高中,面向全省农村招生。全校教师不辞辛劳奔赴全省各地州教育基础相对薄弱的农村,以全免或部分免学费的帮扶措施,招收优秀的农家子弟入学。至2005年,生源覆盖了全省88个县区。

  此外,兴农中学还实施“中等生教育发展战略”,面向城市招收占比最大的一类学生——“中等生”。

  蒲邦顺认为,中等生群体数量庞大,有极大的可塑性,他们的整体素质关乎国家社会发展未来,是民办教育应当重点关注的群体。只要“家庭有经济实力、孩子有上学深造的愿望”,优质的民办教育就能帮助中等生搭建起通往梦想的阶梯。

  B  办学所得: 持续投入发展教育

  兴农中学近30年办学历程,呈现出“不断提升办学质量,持续投入教育发展”的清晰路径。

  多年来,兴农中学拒绝外来资本参与办学,在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接力关怀和指导下,学校坚持以滚雪球式的自身积累逐步扩大办学规模,几十年一贯制地“坚持减免学费招收农村优秀贫困生、坚持中等生教育发展战略”不变。

  学校创办初期,举步维艰。校长蒲邦顺带领教师们亲手修操场、搞绿化,开源节流竭尽全力改善办学条件。兴农中学的一砖一瓦,凝聚了校长和教师们白手起家创办优秀民办学校的辛勤汗水。

  逐年提升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赢得社会各界对兴农中学办学质量的认可,学校也将办学所得持续投入到提高教师待遇、扩大办学规模、扩建校舍设施、加大教育扶贫等工作中。

  截至2022年6月,兴农中学从“开办时房无一间,地无一亩”,发展到现在占地近200亩,校舍近10万平方米。在校生人数也增加到6000多人,是创办初期的近200倍。1999年以来,已建成750套可容纳近5000名学生居住的学生公寓、186套教师公寓以及3000多平方米的学校食堂,从省内外引进优质教师450多人。

  响应市委市政府教育扶贫的号召,兴农中学先后领办了致和中学,建立了独山县兴农中学,在校生总规模达9500人。

  同时,兴农中学逐年加大对贫困学生的扶持力度,近30年来,累计投入经费逾1亿元用于扶助农村贫困学生。仅2013年至2019年,该校为农村优秀贫困学生提供的资助费累计达8613万元左右。

  2017年,兴农中学还投资4000万元在白云校区兴建了孔子书院,每年组织高中毕业生在孔子塑像前举行成人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子树立远大目标,培养他们成为社会栋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近30年的辛苦付出,让兴农中学实现跨越式发展。创始人蒲邦顺30年如一日,和妻子把家安在校园内,与师生们同吃同住,将学生视如己出。每年入学季,校长蒲邦顺给新生上开学第一课,鼓励学生们为实现人生梦想而努力读书。毕业季,蒲邦顺夫妇亲自为高考学子送考加油,勉励他们以智慧和勇气迈出人生重要一步。

  2022年高考季,当年过八旬的蒲邦顺一如往昔准时出现在送考队伍中时,师生们争相与他握手,对老校长表达崇高的敬意。

  C  办学智慧: 追求教育公平

  通过公平教育,让更多的孩子成长为有价值的人,这是历代教育家在中华大地上延续了几千年的梦想。

  兴农中学建校以来,追求均衡发展、追求教育公平的思想始终贯穿其办学全过程。校长蒲邦顺用“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贫富相济,优差相帮”八个字总结了兴农的办学理念。

  在收取学费方面,兴农中学对中等生按标准收取学费,对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则免收或少收学费。许多品学兼优的贫困学子到兴农中学求学后,变得非常自信、豁达,因为蒲邦顺常对他们说:“学校给你们发助学金、奖学金,不是做慈善,而是奖励你们用良好的品行形成示范效应,影响带动身边的同学一同进步!”

  这就是“贫富相济”、“优差相帮”的具体实践,是兴农中学独有的教育公平理念。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核心,也是教育公平。蒲邦顺曾经用茶叶打了个比方:如果把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比喻成“明前茶”,把学业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比喻成“夏秋茶”,把学校的教育水平比作炒制茶叶的能力,“只要精心炒制和加工,夏秋茶的身价可以与明前茶的价格完全相同!”

  相比较校园里的“尖子生”,许多中等生就像“晚开的花”:慢慢进步、缓缓绽放。多年来,蒲邦顺无数次耐心启发那些育才心切、望子成龙的老师和家长:花开有早晚,发芽有先后,我们不会埋怨花晚开、芽后发,为什么不同样尊重学生成长有不同的个体规律呢?

  兴农中学针对学习基础非常薄弱的学生,独创了四年制的高中学习模式。主动选择延迟一年参加高考的学生,在老师的耐心陪伴下先纠正不良行为习惯,在巩固好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更加从容地备战高考。实践证明,这种“静待花开”的教育模式,让不少学生实现了难以想象的自我成长、自我超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兴农中学校史陈列室,在“校友之星”一栏里,优秀校友方腊、吕宇坤、左洋、江怡舟……这一个个让老师们曾经熟悉的名字,就是一个个“静待花开”教育实践成功的故事。

  这些如今已在各行各业取得亮眼成就的优秀校友,他们中有的人当初进入兴农中学时中考成绩仅为300多分,有的人当初不仅学习基础薄弱,也亟待培养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而在兴农中学求学后,他们逐步找到学习的动力,树立奋斗目标,考入优秀高等学府,改变了人生轨迹。

  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左洋,是兴农中学2008届毕业生。从小有导演梦的他,曾经被校长特例允许留长发。和校园内很多曾经历青春迷茫期的学生相似,在老师的精心浇灌下,他内心变得强大,有了上进的动力,找到了人生发展方向。

  翻开兴农中学历年来的招生宣传手册,更多内容是反复强调教育公平和教育智慧。

  事实上,兴农中学办学至今,所招收的优秀贫困生几乎全部通过高考进入全国知名重点大学,而占比60%的中等生和占比20%的后进生,也在兴农中学实现人生的“第一次起飞”,圆了大学梦。

  “我把你的名字刻在鼎上,你把祖国刻在心中。”2018年7月,兴农中学在办学25年之际,举行了“兴农梦鼎”立鼎仪式。全校22172名毕业学子和1123名教职工的名字,被永久刻于30个大鼎上。以独有的铭记方式,给老师和学生以同样的尊重,也是追求教育公平的具体体现。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兴农中学共为学生减免学费300多万元。学校与疫情时期享受减免学费政策的学生约定:将来有能力补足学费时,就用这笔钱以你们自己的名义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D  育人关键: 德育为先

  在兴农中学校史陈列室内,长期陈列着一份特殊的德育教材——一堆黑乎乎的零钞。

  这是多年前一名以炒爆米花为生的父亲,为儿子交的120元生活费。学校将其列入展览旨在教育学生:不能忘记父母含辛茹苦的养育之恩。

  “寻找让学生感动的家长”,是兴农中学独具特色的传统德育活动之一。学生在活动中要向家长提问:我为什么到兴农中学读书?你有什么困难,是怎样克服的?你对我有什么希望?

  一名来自下岗职工家庭的学生,通过活动第一次知道父母供自己求学的不易,触动很大,泪流满面;

  一名贪玩厌学的男生得知单身母亲为培养自己过得十分艰辛,他懊悔不已,下决心改变自己;

  一位出租车司机的儿子,在活动中首次发现父亲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

  这样的德育教育,没有一句套话空话,却把“离开家门一步,肩负一家荣辱”的道理说得明白透彻,很接地气。

  “劳动创造一切”的道理,融入在兴农中学的德育教育中。2016年5月,占地600余亩的兴农中学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在乌当区新场镇达古村正式投用,开创了贵州民办学校开设劳动实践教育课程的先河。

  学生们下田栽秧打谷,体验农耕,学会磨豆腐、打糍粑,在乡野的路上开展自行车接力赛……“勤俭节约、珍惜幸福”的道理,就这样润物无声地种在他们的心田里。

  蒲邦顺认为:高中阶段,是学生准备走向成人的准备阶段,是学生“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兴农中学不断强化德育教育,目的是让毕业生未来跨入大学校门或走向社会时,已经具备“感恩、责任、理想、抱负”。

  E  教育帮扶: 民办范式可以复制

  成才的道路难以模仿,成功的范式却可以复制。

  2013年,兴农中学积极响应贵阳市委、市政府号召,举全校之力,对黔南州独山县进行教育帮扶,领办了独山县兴农中学,由72岁的蒲邦顺担任校长。

  “外来的和尚不是救世主。”蒲邦顺认为,教育帮扶应着手长远,从教育管理、师资队伍、制度完善等多方面入手,增强帮扶对象的造血功能。

  在此次异地教育帮扶实践中,兴农中学复制了自身办学的成功范式,帮助独山县发展教育。独山县兴农中学的副校长和中层干部、任课教师全部在当地招聘;两地中学通过教学交流、师生互访、同卷考试、统一改卷、共同评卷等方式,高度同步教育教学管理,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兴农中学还贷款数千万元为独山分校改善办学条件。2020年对独山兴农中学校园进行绿化美化,打造了校园生态湿地。

  至2019年,独山县兴农中学取得“二本以上上线率95%、一本上线率平均50%,上千名学生考上全国重点大学,16名学生考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优异成绩,带动全县教育水平跃居黔南州前列。独山县的学生可以就近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不再每年舍近求远花费高价外出求学,达到兴农中学教育帮扶的目的。

  2018届毕业生蒙甜甜,来自农村贫困家庭,第一次尝到烤鸭的滋味,是在独山县兴农中学的食堂里。如愿考上清华大学后,她从野外摘来一束盛开的鲜花献给校长蒲邦顺,并向老校长深深鞠躬,感恩之意尽在不言中。

  如今,走入独山县兴农中学校园,熟悉的浓厚办学氛围与贵阳市白云兴农中学非常相似,尤其是每一栋教学楼上都写着校长蒲邦顺的教育语录,与后者完全一致。唯一的差别是:这里的学生,更多来自农村。这让人不由想起蒲邦顺的办学初心:为农村孩子搭建起知识的阶梯。

  F  办学成功“秘笈”: 热爱教育是唯一的路径

  年过八旬依然工作在教育战线上,蒲邦顺用半个多世纪身体力行的实践,诠释了“热爱教育”四个字。

  兴农中学招聘教师的条件之一就是要“爱学生”。蒲邦顺要求教师:“要爱学生,不做对学生没有丝毫感情的‘知识贩子’。”    

  学校把“像爱自己孩子一样爱学生”“家长只有一个孩子,孩子只有一次青春”等宣传语贴在教师必经的校园墙上,规定教师必须与学生共同进餐,提醒教师时刻要牢记自己肩上神圣的职责。

  在兴农校园中,爱的教育,不仅是老师爱学生,也是校长爱教师。创办兴农中学以来,校长蒲邦顺和教师们彼此珍惜,多年来,校长是学校年轻教师结婚的“专职”证婚人,也见证着他们在教学中一步步成为业务骨干。年轻教师因为内心热爱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工作者。

  领办独山县兴农中学后,蒲邦顺全部启用当地师资和学校管理者,让曾经陷入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教育工作者们重拾自信,以高度的凝聚力、强大的战斗力重振地方教育雄风。

  “精神的力量可以创造奇迹。”就像蒲邦顺的人生信条,兴农中学以近30年的办学实践,总结了一个“秘笈”——热爱教育,是教育成功的唯一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