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奋进新征程 绘就新蓝图

——观山湖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来源:贵阳日报     2022年10月25日        版次:A05    作者:

  阅山湖一景。 贵阳市生态环境局观山湖分局/供图

  观山湖公园成为鸟类的天堂。 观山湖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10月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胜利闭幕。连日来,观山湖区各级各部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家纷纷表示,将紧密围绕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发展思路、目标任务,把党的二十大报告描绘的新愿景化作不断前行的动力,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观山湖区委人才办:

  到2025年,人才总量达到17万以上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为基层人才工作部门,更加清晰今后工作重点和目标。”观山湖区委组织部副部长乐飞说,近年来,观山湖区不断优化创新人才服务工作,把人才工作列为全区高质量发展第一工程,用心用力为人才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畅通人才服务“最后一公里”,为建设“黔中会客厅·美美观山湖”厚植人才基础,全力推进人才大汇聚,努力构建具有观山湖区特色的人才体系,目前已取得一定成效。

  观山湖区委人才办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严格按照省市区要求部署,深入实施好人才“引育用留”四大工程,按照区委的人才工作总思路,通过搭建载体平台、拓宽引才渠道、优化人才服务等方式,全力推进人才各项工作落实落细。

  观山湖区将统筹抓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六支队伍建设。同时,将在“三大领域”持续发力,通过聚焦经济发展领域,紧扣产业发展需求,围绕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制造、生态特色食品等重点产业链条,推进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通过聚焦民生事业领域,紧贴教育、医疗、文体、养老、抚幼、助残等群众关心、人民关切的重点领域,大力引进培育一批高素质教师、医护人员等专业人才;通过聚焦社会治理领域,培养一批优秀党政人才、社工人才、城市精细化管理人才,创新用人机制,注重选优配强,提升针对性,努力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到2025年,观山湖区人口总量要达到75万,力争突收100万,人才总量要达到17万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要从32%提高到35%以上。


  观山湖区教育局:

  至2025年,实现教育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近年来,观山湖区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强化教育管理、加大教育投入,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教育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已成为全市教育的重要板块。”观山湖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陈娟说,全区教育系统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严格按照省市区要求部署,在加大教育资源配置和供给服务方面:落实房开配套学校与新建住宅小区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五同步”,促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重点加大城乡接合部、人口集中导入地区的教育资源配置,保障教育资源供给,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加快新建校建设工作,明年全区计划建成中小学、幼儿园共6所,增加学位2790个。将经费投入和工作重心聚焦到提升薄弱学校办学水平,有力托举教育发展“底部”。同时,加快建设一支“四有”好教师队伍,加紧完善促进学生“五育”并举的落实机制,加速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我们将结合全区实际,创新理念,多措并举,确保到2025年,把观山湖区建成均衡教育之区、创新教育之区、开放教育之区、智慧教育之区、特色教育之区,实现教育现代化。”陈娟说。


  观山湖区科技局: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的体制。观山湖区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叶巧说,观山湖区科技局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高质量发展为统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强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做强创新平台,提升研发投入水平,加快科技人才集聚,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推动“一主一特”产业做大做强做优,使科技创新“最大变量”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观山湖区将出台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三个提升,一个示范”工作目标,细化“六大行动”工作职责,为形成良好的开放创新生态“下战书”。具体将做好以下工作:以推动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提升,综合创新能力提升和实现“3+N”科技创新治理机制改革试点示范为目标。实施企业创新主体提升行动。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强化科技金融服务,提升企业创新实力。实施科技赋能产业发展行动。加大“一主一特”“专精特新”培育力度,培育壮大数字产业规模,推动数字赋能产业升级,强化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推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实施创新平台体系优化行动。支持国家级研发平台建设,提升现有研发平台等级,推动孵化器、众创空间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完善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机制。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行动。发布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打造“科技入黔”成果转化重要承载地,支持科技成果转化“二次创新”。实施科技人才倍增行动。用好省重点人才“蓄水池”等政策,全面推进人才项目互动招引“123”计划,强化高层次科技人才招引。实施科技创新机制改革行动。深化“3+N”科技创新治理新机制试点示范工作,实施科研项目管理机制改革和科技资金管理机制改革。


  观山湖区文体广电旅游局:

  高质量打造文化体育强区

  “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文化体育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让人倍感振奋、备受鼓舞。”观山湖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体广电旅游局局长邹玲说,观山湖区文体广电旅游局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高质量打造文化体育强区为目标,突出重点、争先进位,推动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近年来,观山湖区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省图书馆、省博物馆、省地质博物馆和区文化馆、区图书馆建成投用,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区属学校体育设施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奥体中心二期主体完工,区市民健身中心揭牌运行,建成观山湖公园智能健身驿站等小型体育场地30个。“爱心观山湖”旅游文化节、乐跑嘉年华、街边音乐会等特色文化体育品牌日益响亮。

  接下来,观山湖区文体广电旅游局将着力提升文化服务效能,提供更为丰富的文化产品。努力打造“艺见观山湖”文化品牌,进一步拓展文化“内容体验”;开展多元化潮流活动,展现观山湖区为青年文化事业服务的新形象;打造观山湖区文化创意园,吸引更多年轻力量为城市文化建设和发展贡献创意智慧;建设特色数字文化馆,让市民体验到现代化的数字文化服务,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呈现多元化的观山湖文化“科技体验”;着力挖掘激活现有文物,做到有效保护的同时合理利用文物资源,讲好文化故事,增加城市吸睛点;打造“观小图”阅读品牌,并开展“黔艺流传”等活动,着力弘扬贵州文化,形成全民悦享阅读文化氛围。

  与此同时,将通过办好一系列体育赛事、盘活城市边角地、积极培育市场主体等措施,推动辖区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激发城市内在活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观山湖区卫生健康局:

  九大专项行动 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并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全面部署。观山湖区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陈丽说,观山湖区卫生健康系统将深入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把人民群众的健康放在首位,补齐医疗卫生短板,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观山湖区卫生健康局将重点开展以下九大专项行动,高质量发展卫生健康事业,即:实施医疗救治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到2025年,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实施重大疾病预防控制专项行动,到2025年,规范化数字预防接种门诊全覆盖。实施妇幼健康提质专项行动,到2025年,区妇幼保健院达到二级甲等水平;实现每千人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5个。实施老年健康服务专项行动,2025年创建医养结合示范区(县),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为居家老年人上门提供医疗和护理服务的机构达70%以上。实施居民健康素养提高专项行动,到2025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到27%。实施卫生健康人才培优专项行动,到2025年,高级职称人才占比达到7%,每万人公共卫生人员数达到9名,乡村医生中执业医师(助理)比例达到45%。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专项行动,到2025年,区域内就诊率达90%以上,患者总体满意度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实施中医药传承创新专项行动,2025年建成区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病区;10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够提供中医康复服务。实施大健康产业发展专项行动。积极开展医养产业招商,引进知名民营和专科医院、医疗养老机构等。


  贵阳市生态环境局观山湖分局:

  深入实施大生态战略观山湖行动计划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我局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采取强有力措施,深入实施大生态战略观山湖行动计划。”贵阳市生态环境局观山湖分局党组书记曹杨说。

  贵阳市生态环境局观山湖分局将主要做好以下十项工作。具体为:抓环保、优生态,探索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示范点,谋划建设观山湖区“生态文明示范展馆”,持续巩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两块国字号金字招牌;持续深入推进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工作;强化颗粒物精细化管控;持续强化水环境管理,强化百花湖饮用水源环境保护,着力巩固小湾河、阅山湖等河湖水环境质量,持续开展黑臭水体长效管理工作,加快推进废弃煤矿酸性废水治理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的建设及已建设施长效运维投诉反馈机制的各项工作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持续推进固体废物规范化管理;持续强化执法监管;深入推进“大数据+大生态”战略,不断加强全区生态环境信息化管理及感知水平;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及打击固体废物、核与辐射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让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中向好。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帅弋 蔡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