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理农村垃圾 建设生态宜居家园

——农村“五治”之“治垃圾”工作这一年

来源:贵阳日报     2023年02月08日        版次:T28    作者:

  俯瞰干净整洁的乌当区偏坡乡。

  ▲志愿者在花溪区龙井村向村民讲解垃圾分类常识。

  贵阳市环卫中心联合乌当区开展农村“治垃圾”宣传活动。

  2022年,贵阳贵安881个行政村、6809个30户以上自然村寨,实现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全覆盖,行政村收运体系正常运行率长期保持在100%;规范设置881个行政村可回收物及有害垃圾分类收集点、67个乡镇可回收物及有害垃圾分类收集站;贵阳贵安配备村级保洁员5674名、清运及转运车辆623辆、乡镇垃圾转运站67个,累计配备垃圾桶4.7万余个……

  从这组数据不难看出,贵阳贵安去年下大力气推进农村“治垃圾”工作,全面完成“农村垃圾外运减量至50%”的工作目标,一组更加美丽的乡村画卷逐渐展开。

  农村垃圾治理作为贵阳贵安农村“五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是贵阳贵安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老百姓办的“十件实事”之一。按照贵阳市委、市政府对贵阳贵安农村“治垃圾”工作的部署和要求,贵阳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牵头,以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目标,指导各区(市、县)全力推进农村垃圾治理,让老百姓切切实实感受到居住环境大幅改善。

  A 梳理关键点

  入村蹲点调研找思路

  

  “自然是农村的本色,要还原本色,就要通过治垃圾,让农村越来越干净、整洁、有序,让农村更有生机、让农民生活更美好。”在谈到贵阳市开展农村“治垃圾”的初衷,贵阳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负责人对此进行了诠释。

  农村“治垃圾”在全国几乎没有可借鉴的经验,工作开展之初,市、区、乡、镇、村各级部门都在寻找符合实际,村民易接受的方式方法。

  为找准工作路径,贵阳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以“解剖麻雀”的方法,深入村寨进行蹲点调研。他们先后到南明区干井村、观山湖区何官村、花溪区龙井村、乌当区王岗村、白云区青山村、清镇市小坡村、修文县幸福村、开阳县新隆村、息烽县猫洞村等乡村,围绕农村经济发展、人口结构、生活习惯、垃圾来源、垃圾成分、处理现状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摸清真实现状,掌握数据资料,征求群众意见建议。

  最终,根据农村产生垃圾的特点,建立了贵阳贵安农村垃圾“五点减量法”工作机制,(即“煤渣灰土埋一点、可腐垃圾沤一点、可回收物卖一点、有害垃圾收一点、其他垃圾运一点”)。其中,厨余垃圾通过喂养家禽、牲畜或进入沤肥池就地利用,餐厨垃圾进入小型分散式处理设施处置或由市场化服务公司“点对点”就近就地收运处置,煤灰就地无害化还土,建筑垃圾鼓励群众用于铺路等再利用。而其他垃圾通过垃圾收运体系进入焚烧发电厂处置,可回收物由再生资源利用企业处置,有害垃圾进入市级有害垃圾贮存中心后,由有资质的企业安全处置。这样,农村垃圾在进行“干湿”分类后,通过“五点减量法”实现了闭环处理。

  B 多措并举

  垃圾治理显成效  

  农村垃圾的治理关键在于落实“五个环节”。如何指导各区将“五个环节”的治理方法落地落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拿出了实实在在又接地气的措施。

  全面宣传发动,增强村民意识。“小喇叭”喊起来、“顺口溜”念起来、“山歌”唱起来,治垃圾的宣传工作落实到每一个村寨。为提高村民的知晓率,贵阳市在农村“治垃圾”宣传上结合农村特点持续发力,市级开展农村“治垃圾”各区(市、县)专题培训11次,让村组干部、党员、村民代表等成为农村“治垃圾”的明白人、带头人;利用传统节假日和赶场天,开展大型户外主题宣传活动15次,发放各类农村“治垃圾”宣传资料54.4万余册。指导各区(市、县)开展入户宣传44.5万余次、坝坝会6800余次、主题宣传活动1100余场,“干湿分类”“五点减量法”不断深入百姓家,成为“新风尚”。

  加快补齐短板,完善基础设施。结合村寨人口数量、密度等情况,科学设置农村垃圾收集设施,规范设置881个行政村可回收物及有害垃圾分类收集点、67个乡镇可回收物及有害垃圾分类收集站,加快推进农村沤肥设施、小型分散式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湿垃圾就地处理能力。实现村收运、乡镇初次处理、最后终端处理的收运处置体系全覆盖。每日收运情况还可通过“贵州数字乡村——村镇生活垃圾收运”平台进行监管调度,合理布置及时调度,提升收运、处置效率。

  加强工作调度,抓实督查考核。“月调度,两月一考核,不定期走访”成为农村“治垃圾”专班的工作常态。为强力推进农村“治垃圾”工作,确保全市各区(市、县)齐头并进,专班每月召开调度会,了解工作进度,交流经验做法,解决难点问题。每两月,对各区(市、县)开展一次全覆盖的督查检查,每次抽检2个以上的村寨,考核结果在全市通报,促进农村“治垃圾”工作提质增效。同时,考核结果直接影响全年考核成绩,并与奖惩挂钩,在基础奖励上对工作开展好的市级示范村增加奖励,对工作落实不好的市级示范村实施扣减。

  注重示范引领,探索实践经验。按照一个乡镇1至2个村先行开展垃圾治理,以点带面推动的方式,贵阳贵安筛选出135个行政村作为农村“治垃圾”示范点,从分类设施设备建设、收运体系完善、农村垃圾分类减量等方面加强示范指导,形成了诸如息烽县“两图一卡”工作法、花溪区“七个一”工作法、开阳县“源头减量+村民自治”模式、乌当区“蓝袋行动”和“积分兑换激励制度”等可借鉴、可推广的好做法。

  C 积极探索

  试点有机垃圾协同处置  

  

  去年11月份,在贵阳贵安“一圈两场三改”和农村“五治”现场观摩会上,农村“治垃圾”工作得到了代表们的肯定。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环卫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能得到代表的肯定,我们更有干劲了,但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农村‘治垃圾’工作离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差距。”

  2023年,贵阳贵安农村“治垃圾”工作目标是推进农村垃圾综合治理,实现村庄外运垃圾减量80%。围绕目标任务,贵阳贵安将改善提升自然村寨收集收运点400个,进一步规范自然村寨收集收运点设置,提升农村垃圾收运效率。同时,还将试点农村有机垃圾协同处置项目两个。

  此外,加强横向联动,和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形成农村“治垃圾”工作合力,探索农村垃圾分类减量与农村秸秆综合利用、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监管、畜禽粪便集中收集处理等农业生产废弃物处置,提升农村垃圾治理水平。

  结合67个乡镇可回收物站,动员引导再生资源企业开展可回收物预约回收,规范完善农村可回收物收运机制,规范农村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结合67个乡镇有害垃圾收集站,推动有资质处置的企业与乡镇签订有害垃圾收运处置协议,实现乡镇有害垃圾签约收运全覆盖,建立完善农村可回收物及有害垃圾收运机制,规范农村可回收物及有害垃圾收运体系。

  亮点点击

  花溪区——

  “一村一策”

  治理垃圾

  

  如今在花溪区,村庄的人居环境正在蝶变。而这种转变与农村“治垃圾”工作紧密相连。

  在开展这项工作中,花溪区以乡村振兴为导向,积极推广生态文明的生活理念,聚焦农村“治垃圾”五个环节,通过创新工作方式,在农村建设城乡一体且侧重不同的垃圾分类体系,积极探索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新方式,提高乡镇就地处置能力,实现农村生活垃圾闭环管理。

  去年,花溪区通过引入市场化环卫服务公司开展垃圾收运转运作业,完成辖区内九个乡镇共95个行政村垃圾收运体系全覆盖。此外,花溪区各乡镇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因地制宜制定“一镇一策”“一村一策”,科学设置垃圾收集设施。如:青岩镇、黔陶乡、高坡乡沿线旅游业较发达,垃圾产生量大,其沿线就采取其他垃圾收集点和沤肥池相结合的方式治垃圾,同时,灵活采取桶斗结合模式收转运生活垃圾。燕楼镇、高坡乡种植业较发达,因地建设堆沤池和配齐堆沤桶,通过堆沤发酵在解决“湿垃圾”就地处置的同时实现资源化利用。

  

  开阳县——

  探索垃圾收运处置

  有偿服务机制

  去年以来,开阳县楠木渡镇红星村在开展农村“治垃圾”工作中,为了让村民知晓、支持这项工作,采取垃圾分类兑换积分的模式,用接地气的方法引导村民做好垃圾分类。

  除了垃圾分类可兑换积分外,红星村还探索建立垃圾收运处置有偿服务机制,对村民办理红白喜事产生的垃圾进行统一收运,收费标准为200元/次;对铺设有垃圾斗的村民组,按照每户5至10元/月的标准收取垃圾处理费。收取的所有资金均用于保洁人员工资、垃圾转运及设施维护。目前,红星村实现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全域覆盖。

  实际上,开阳县不止红星村,全县在40个行政村都推行了生活垃圾处理有偿服务,积极探索农村生活垃圾可持续治理方法。

  按照“谁产生谁付费,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和有偿服务原则,向产生垃圾的单位、个人以及农村经济组织或者经营者收取垃圾处理服务费,专门用于公共领域垃圾的清扫、收集、运输、处理等。

  目前,开阳县楠木渡镇、米坪乡、高寨乡、宅吉乡等都实施了以户为单位的垃圾处置收费模式;禾丰乡、南江乡等实施了以外运距离和数量相结合的垃圾处置收费模式;龙岗镇、永温镇、毛云乡等探索了沿街商户的垃圾处置收费模式;金中镇、双流镇、花梨镇探索了辖区企业垃圾处置收费模式。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汤利/文 周永 覃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