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食节里的“半仙之戏”

来源:贵阳日报     2024年04月03日        版次:A07    作者:

  故宫博物院藏崇庆皇太后六旬寿诞《万寿图》里的西洋秋千。

  《仕女图册》之“秋千闲戏”。

  《太平城市图》里的西洋秋千。

  “荡秋千”属于我国传统的游艺活动。宋代文人高承撰《事物纪原》转载隋炀帝编《古今艺术图》说:“北方戎狄爱习轻趫之能,每至寒食为之,后中国女子学之,乃以彩绳悬树立架,谓之秋千。”清明节前后,人们有荡秋千的传统,这项优美的体育活动还有“半仙之戏”的美称。

  起立彩索秋千架

  婵娟天上踏云登西洋秋千宴外宾

  寒食节是清明节的前身,具体日期为清明节前的一至二日。在古代,无论是宫廷还是民间,荡秋千均为寒食节不可或缺的游戏。唐末至五代时期王仁裕撰《开元天宝遗事》,其中记载:唐玄宗天宝年间,宫里在寒食节时会在各处架设秋千,供嫔妃们娱乐;她们在空中飘逸如飞,引得唐玄宗赞叹,称之为“半仙之戏”。元人熊梦祥在《析津志》之“风俗”中描述了元代宫廷寒食节的活动:“清明寒食,宫廷于是节最为富丽。起立彩索秋千架,自有戏蹴秋千之服。”即在寒食节这天,宫中人员穿着荡秋千的华丽服饰,通过这种游艺展示自己的形象。类似的,明清紫禁城里,秋千也是寒食节的重要宫廷活动。

  民国学者陈宗藩所撰《燕都丛考》提到坤宁宫“所谓中宫也,宫后有秋千,清明节宫眷游戏于此”。另一位民国学者章乃炜在《清宫述闻》中对此有更为详细的描述:“在明代,则宫中以清明节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宫皆安秋千一架,宫人相邀嬉戏,至立夏前一日为止。”翊坤宫前廊的梁底,现仍有秋千环一对,《清宫述闻》称其为溥仪小朝廷时期安设。

  古人为什么要在寒食节荡秋千呢?清人陆廷灿《南村随笔》之“秋千”载:“又云因禁烟节(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恐人寒食有内伤之虞,故令人作此戏,以动荡血脉耳。”寒食期间禁烟火,人们皆吃冷食,会伤及脾胃,荡秋千有利于活跃血脉,养身护体。寒食节时春光正好,百花盛开,若遇风和日丽,在户外荡秋千也是一件美事啊。

  

  婵娟天上踏云登

  秋千多为女性参与的活动。明代宦官刘若愚撰《酌中志》,其中载:“清明,则‘秋千节’也,带杨枝于鬓。坤宁宫后及各宫,皆安秋千一架。”清代宫廷画家焦秉贞绘有《仕女图册》,册页之一即为“秋千闲戏”。粗大的柳树垂下绿色丝绦,透出浓浓的春意。一架秋千悬于树下,一名身着蓝色罗裙的仕女站在秋千上,一边随秋千摆动一边扭头与身后的两名仕女笑谈。美人笑靥如花,锦服裙角轻扬,画面动感十足。旁边红色游廊内,还有三名轻盈装束的仕女,两名正在交谈,一名面带期盼地望着秋千,似乎在排队等候。

  乾隆皇帝也十分喜欢焦秉贞这套人物画册,曾作诗《题焦秉贞人物画册十二帧》。其中在仕女荡秋千这幅画中题:“小板涂朱贯彩绳,婵娟天上踏云登。柳风拂处人吹过,环佩声摇最上层。”乾隆帝将曼妙优雅的仕女称为“婵娟”,将其在半空飘逸的动作称为“踏云登”,将配饰在空中发出的悦耳声称为“声摇最上层”。

  故宫博物院藏《雍正十二月行乐图》,为清代宫廷画师郎世宁所作,描述了雍正皇帝在圆明园的日常生活。每幅绘画除了突出山水、建筑的主体特征外,节令习俗景观亦表现明显。画面中人物构图虽然占的比例不大,但是足以表现丰富的人物活动。其中,画册之“二月踏青”部分,绘制的是早春二月雍正帝与女眷、大臣们在圆明园观鱼、赏景、荡秋千等行乐场景。画面中,院墙外桃花盛放,春意盎然,院墙内朱红的秋千高高架起,一名女子正在轻快地荡着秋千,围观的人群三三两两,无不露出惬意、愉悦的神情。

  

  西洋秋千宴外宾

  对于宫廷女眷而言,荡秋千是轻松愉快的自娱自乐,而到了外朝,秋千则成为伴宴的表演节目。

  清代有一种“西洋秋千”,见于宫廷筵宴场合。据清人吴振棫撰《养吉斋丛录》记载:乾隆帝在每年正月十九日,于圆明园山高水长举办筵宴,主要招待外藩各国陪臣,楼前场地开阔,可燃放烟花、表演游艺。书中载:宴会间有名目繁多的游艺节目,如“西洋千秋(秋千)、罗汉堆塔、旧子音曲、善扑营花跤、高丽跟头诸名目”。关于西洋秋千的表演,书中介绍:“有西洋秋千架,秋千旋转,下奏歌乐。”即在歌舞声中,表演人员登上秋千,往复旋转,并伴有各种表演动作,以增添筵席的热闹氛围。

  朝鲜使臣朴思浩在《燕蓟纪程》之“圆明园记”中回顾了他于清道光九年(1829年)正月十五日,在圆明园山高水长参加筵宴期间看到的西洋秋千。其样式为:状如云梯,梯子最上层横杠被改为滚轴,滚轴内外侧再伸出梯子,使之类似于绕滚轴上下起伏的跷跷板;表演时,身着彩服的童子两人一组,站立在跷跷板的一端,与另一端的两人互为平衡,做出上下起伏的动作。

  故宫博物院藏《万树园赐宴图轴》,为乾隆十九年(1754年)夏,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万树园宴请蒙古首领的场景。画中显示出西洋秋千的构造特征:其外形犹如立放的云梯,云梯中间的横杆为滚轴,上、下端各有“日”字形框。表演者分别站在两端“日”字框的横杆上,通过变化姿势来调整绕滚轴转动的力矩大小,并不断调整平衡状态,使得秋千犹如跷跷板一样上下摆动。

  这种秋千之所以被称为西洋秋千,是因为使用了当时西方机械装置中的滚轴,且秋千的摇摆方式与传统秋千明显不同。传统秋千类似于单摆,游戏者从一定高度荡下时,其势能转换为动能,速度变快;过最低点后动能又转换为势能,速度变慢,如此反复。而西洋秋千驾驭难度更大,这样的游艺项目在当时主要是为了表达朝廷对藩属国的重视。

  关于西洋秋千的具体表演方法,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太平城市图》也提供了图像参考。该图绘制的是约为18世纪时期的汉阳街景,其中就有西洋秋千表演场景。画面中,梯子顶端的跷跷板两侧,各有两个“日”字形的框;每个框中,各有一名身着彩服的童子坐在其中,双手把住正中的横杆,似乎准备做某种技巧动作。清乾隆年间,朝鲜使臣多次访华,参加各种庆典朝贺活动,目睹了西洋秋千表演的奇趣热闹场景,因而很可能将这种表演方式引入了朝鲜。

  周乾

  ■相关链接:

  “秋千”源自“千秋”来

  “秋千”还包含给帝王贺寿之意。如《全唐文》载有“秋千者,千秋也。汉武帝祈千秋之寿,故后宫多秋千之乐”。汉武帝有长生之求,认为荡秋千有“千秋万寿”之意,这一时期盛行秋千绳戏,主要是为了迎合汉武帝的“万寿”愿望。

  类似的,明人陈耀文《天中记》载:“一云当作千秋,本出汉宫祝寿词,后世误倒读为秋千耳。”原来“秋千”本为“千秋”,后来不知何故颠倒了词序,被讹化为“秋千”了。

  清代时,庆贺帝后诞辰的隆重场合,往往有西洋秋千表演。这是因为西洋秋千属于杂技活动,既具有娱乐性,又隐含贺寿之意。故宫博物院藏崇庆皇太后《万寿图》,描绘的是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帝之母崇庆皇太后六旬寿诞前夕,老太太从畅春园回宫的场景。画面中,长河的两岸就有秋千,且均为西洋秋千。秋千架设在寿山石旁,与开阔的水面形成“寿山福海”意境;秋千为红色,衬托出喜庆热烈的氛围;秋千旁十几名童子身着彩装,正准备攀上秋千表演;而附近则是众多的官员围观。

  ■相关阅读

  【历史溯源

  寒食节,中国传统节日,在夏历冬至后的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寒食节起源,据史籍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清初汤若望历法改革以前,清明节定在寒食节两日之后;汤氏改革后,寒食节定在清明节之前一日。现代二十四节气的定法沿袭汤氏,因此寒食节就在清明节前一日。

  从春秋时期至今,寒食节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故事发生地中国山西将寒食节定为清明前一天,这一天吃冷食、祭祀、踏青等习俗也一直流传下来并为全国所接受。伴随着岁月的流逝,寒食节静静地融入了清明节,寒食所代表的人们对忠诚、廉洁、政治清明的赞许,是千年如一的。

  【节日习俗

  禁火

  寒食节古代也叫“禁烟节”,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但因国人追悯先贤之情执著,从东汉到南北朝屡禁屡兴,唐代皇家认可并参与。苏轼的《望江南 超然台作》中的“且将新火试新茶”说的就是寒食之后诗人煮茶的行为。山西民间禁火寒食的习俗多为一天,只有少数地方仍然习惯禁火三天。

  

  拜祖

  寒食节扫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视为“野祭”。唐代编入《开元礼》“卷第八十七·王公以下拜扫(寒食拜扫附)”中,成为官方认同并倡导的吉礼之一。后演变为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庙、祭先贤,百姓上坟等。时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坟地,致祭、添土、挂纸钱,然后将子推燕、蛇盘兔撒于坟顶滚下,用柳枝或疙针穿起,置于房中高处,意沾先祖德泽。

  

  饮食

  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青精饭及饧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盘兔、枣饼、细稞、神餤等,饮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数十种之多。其中多数寓意深刻,如祭食蛇盘兔,俗有“蛇盘兔,必定富”之说,意为企盼民富国强;子推燕,取介休方言“念念”不忘介推高风亮节。

  晋南地区民间习惯吃凉粉、凉面、凉糕等等。晋北地区习惯以炒奇(即将糕面或白面蒸熟后切成骰子般大小的方块,晒干后用土炒黄)作为寒食日的食品。部分山区这一天全家吃炒面(即将五谷杂粮炒熟,拌以各类干果脯,磨成面)。

  寒食节,民俗要蒸寒燕庆祝,用面粉捏成大拇指一般大的飞燕、鸣禽及走兽、瓜果、花卉等等,蒸熟后着色,插在酸枣树的针刺上面,装点室内,也作为礼品送人。

  

  插柳

  柳为寒食节象征之物,原为怀念介子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早在南北朝《荆楚岁时记》就有“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的记载,安徽、苏州等地还盛行戴芥花,佩麦叶来代替柳枝。据各地史籍记载:“插柳于坟”“折柳枝标于户”“插于檐插柳寝灶间”“亦戴之头或系衣带”“瓶贮献于佛神”“门皆插柳”,故民间有“清明(寒食)不戴柳,红颜成白首”之说。

  

  踏青

  也叫踏春,盛兴于唐宋。宋·李之彦《东谷所见》载:“拜扫了事,而后与兄弟、妻子、亲戚、契交放情地游览,尽欢而归”。明代《帝王景物略》记京郊踏青场景为:“岁(寒食)清明日,都人踏青,舆者,骑者,步者,游人以万计。”可谓盛极。

  

  秋千

  秋千原为古代寒食节宫廷女子游乐项目。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竟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因而呼之”,宋代宰相文彦博诗《寒食日过龙门》,诗中描写为 “桥边杨柳垂青线,林立秋千挂彩绳。”

  

  蹴球

  盛行于唐,宋《文献通考》载:“蹴球,盖始于唐。植两修竹,高数丈,络网于上,为门以度球,球工分左右朋,以角胜负。”史载:“唐德宗、宪宗、穆宗、敬宗都喜蹴球。”《州府元龟》载:“唐德宗贞元十二年二月寒食节帝御麒殿之东亭,观武臣及勋戚子弟会球,兼赐宰臣宴馔。”宋代也有《太祖蹴鞠图》。

  

  咏诗

  寒食节时,文人或思乡念亲,或借景生情,感慨尤多,灵感顿生,诗兴大发,咏者甚多。据查,仅《全唐诗》就有唐玄宗、张说、杜甫、韩愈、柳宗元等名人名家诗词三百余首,宋金元词曲也有一百余首,成为中国诗歌艺术中一枝奇葩。

  

  净肠

  寒食节去野外采集野菜,不仅锻炼身体,而且也满足了人体所必需,一举两得。最后,还要说说春季养生中的精神调节问题。女子伤春,在寒食节期间出来散散心,赏春踏青,能够预防精神上的疾病。男子虽然不伤春,但在春季肝气过盛,容易精神失常的时候,缅怀下先人,寄托哀思,起到了悲克怒的作用,对肝的调理是相当有好处的。经过五千年的文化滋润,寒食与清明合二为一,成为缅怀故人,激励生人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