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师曾《中国绘画简史》:

构建清晰的中国绘画历史网格

来源:贵阳日报     2022年05月08日        版次:A04    作者: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郑文丰 文/图

  俗话说“不精一艺莫谈艺”。重新出版的经典之作《中国绘画简史》作者陈师曾是近代国画大家,谈绘画、谈美,自然是基于切身感受的有的放矢。

  陈师曾家学渊源,人才辈出,其祖父陈宝箴系清末著名维新派骨干,父亲陈三立是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其弟陈寅恪为一代国学大师。陈师曾早年留学日本,后专精绘画、美术史,35岁便已成为国画大家。陈师曾与鲁迅是同窗好友,与弘一法师为莫逆之交。他曾慧眼识才,支持齐白石衰年变法,终使齐白石大器晚成。

  《中国绘画简史》原书名《中国绘画史》,是陈师曾先生1922年所作,经讲稿记录整理而来,是20世纪我国学者关于中国绘画研究最早的一部绘画通史。作者依据史料,以时间线索为“经”,以绘画流派、画家、绘画技法线索为“纬”,系统但不冗长,简洁而不失全面,构建了一个清晰完整的中国绘画历史网格,厘清了中国绘画文脉的发展、传承与嬗变。在其笔下,中国绘画的发展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故而作者将全书划分为上古史、中古史、近世史三个时期,每个时期内按照朝代更迭顺序依次展开叙述,是为“经”,即纵向。每个朝代内部,开篇为对该时期的总结概括,然后按照画派、画家、画作类别划分章节,是为“纬”,即横向。

  如此叙述方式,既可以方便读者从宏观上把握中国绘画发展的框架,更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选取其中的章节展开针对性阅读。专业人士可以从中看到,中国绘画的流派、画家、作品的传承与发展,绘画的技法、绘画的风格、绘画的意象与意境,这是本书专业性价值的体现。非专业的普通读者可以看到中国绘画发展的精彩过程,感受绘画作品的艺术之美,更可以了解绘画的基本常识。

  在这部作品问世之前,关于中国绘画研究的作品多以点评画家和绘画技法为主要功能,在系统总结绘画理论方面尚属空白。陈师曾独辟蹊径,从绘画流派、画家、作品、技法以及绘画理论等多个角度切入,对中国绘画发展做了系统、完善的总结与梳理。该书建立起中国绘画史学科的基本架构和理论体系,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可以说是中国绘画史的奠基之作。

  经典之作重新出版,需迈过“后出转精”这一道挑战。新版《中国绘画简史》胜在“珠联璧合”,除了具备高水准学术价值的文字内容,本书的另一大优势是,精选300幅中国古代绘画作品,与文字形成呼应。对文章内容提及的绘画流派、画家、作品、技法,准确搭配典藏古画,一则为文章做注释,二则构建画面感,使读者置身其中,仿佛在与那些如雷贯耳的画坛巨擘谈笑风生,进而更直观、深刻地理解并感受中国绘画之美。

  几千年来,中国绘画成就斐然。百年的考古发现,将先人更多的绘画遗存带到后人面前,人们发现,一部中国绘画史,不仅是文人画系统,还有大量的石窟壁画及基室壁画,这使我们的绘画史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但是近现代西方绘画的引入,尤其是现代高等美术教育关于中国传统造型的缺失,使得美术教育及美术理论对中国传统艺术有所忽视。如何复兴中国绘画、完善中国美术理论体系,《中国绘画简史》或可提供一些启发。